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听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听课心得体会1一直“自命不凡”的觉得,我讲课还行,暂时找不出缺点。给我这么大自信主要在学校录课时,我觉得我挺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清晰有语调。在实习学校的安排下我听了三天物理课,对比于以前录课的情况,发现了很多我的缺点和要学习的地方。
第一点,课堂的纪律问题。我实习的是一个初中,初中生正处在叛逆期,喜欢博得同学老师的关注或者喜欢跑神。在听课的时候,我注意到老师在上面讲的时候有的学生眼睛早已看向远方,或者前后桌说话等。这时候在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情况下小程度的提醒。所以,控制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效率是讲好一堂课的前提,也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二点,抓住教学重难点。这一点让我非常震撼,我在备课讲课过程中一直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前录课,一般是5至20分钟,这个时间也就是讲某一个知识点。在真正的课堂中是要讲完一节内容,这时教学重点就非常重要了。突出讲解教学重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也是让老师在讲课时更加有序。其中,教学重点一般符合学生的学情,比如初中物理中滑动摩擦力是摩擦力一节中的重点内容,因为它是基础内容也容易分析。而滚动摩擦力只需要简单了解就行,因为滚动摩擦力比较复杂,不适合初二学生学习。
第三点,及时进行练习。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老师在讲完课进行了当堂训练,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自主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这个效果特别好,在进行当堂训练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并没有答出来,老师提醒的时候,学生恍然大悟的样子呼应了教育学中关于学习“顿悟”的说法。这些给了我很多想法,比如一堂课快结束时就带着学生做一些练习题。
第四点就是关于物理的学科特点了,由于初中生,接触物理不久,所以需要许多例子来理解,或者说是吸引他们的注意。指导老师讲课时讲的例子,我都觉得很风趣,但又充满了知识点,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让学习有意思,让课堂活跃起来。
教学这段路上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更多不一样的困难将会更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学听课心得体会2省教学能手评选于9月26日到9月29日在临沂九中举行。我、李中亮老师、隋永健老师有幸于28日听了的四节课,有张辉老师主讲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孔祥贞老师执教和李钧老师执教的《乐音与噪声》等。
省教学能手评选,汇集了全省的专家,上课的水平确实高,老师整体素质高,基本功扎实:
一、参赛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我们听的几节课,所有的参赛教师在上课时,始终面带微笑,举手投足落落大方,当有的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时,依然面带微笑,用身体语言等方法启发学生。
二、所在的参赛教师整堂课中,都使用普通话。
三、所有的参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所说的话很精炼。相信所有的教师在课前一定下了很功夫,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恰到好处,提问的问题时机把握到位。
四、参赛教师在备课时,深挖教材,设计新颖。在平时上课中,要充分备课,做到不备课就不上课。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常见的、易懂的资源。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合作能力,深刻的体会到做为老师必须做到:
1、老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由于互动式个性化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的范围,老师失去书本和课标的依据,走进教室对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更没底,认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对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缺失,因此,必须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完善自我。
2、教师也应该学会合作。以往的教学,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独立地完成教学任务,基本没有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流。
3、注重反思。“反思三年成名师”,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遗憾。正所谓思之则活,思活测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只有认真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自我完善
4、做科研型教师。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把教学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这一点是我的弱项,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学会从传统意义的“教书匠”向具有科研意识的“研究者”转变,争取做科研型老师。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改无限,探索无涯,只有从教学实践出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模式,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听课心得体会3我于11月26日参加了小学数学优质课听课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我将自己通过听课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注重心灵的沟通
听了好几位老师的课,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前老师先用情感、游戏开启了学生的思维,由于老师上课的学生不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学生,他们都用自己的方法介绍了自己,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拉近了他们的距离,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默契,教师们精神饱满,充满自信,亲切大方。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们的情绪,也影响整个课堂的气氛,这几位老师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老师们面带微笑,亲切的称学生“孩子”,并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适时表扬,不断鼓励,使学生快乐学习。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
第二:课堂教学灵活性强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使之热情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意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的宋雅丽老师、白银市第十三小学的李海英老师和张掖市甘州区西关小学的萧云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课堂中插入各种活动,把枯燥的教学课堂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们 ……此处隐藏14823个字……,这样的授课方式,虽然可以收到一定效果,但不是很理想,学生只是去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并不是利用所学知识去做应用,这样的效果,并不能真正的让学生理解知识,会运用知识,在以后的实践中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如果转变这种模式,使用,采用项目教学或者案例教学法,用例子引出本次课程所要学习的知识,然后利用所学知识实现项目,不仅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还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端正其学习这门课程的态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其次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说整本书都是在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如何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可以灵活运用的程度,是这门课程的要求。在本门课程讲授过程中,选用的教材是采用项目教学法,每章内容都会铺设几个案例,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但是在讲授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总结以及熟练程度比较匮乏,因而,需要我在一次课讲完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多次重复,提示学生注意哪些方面,也就是说,我认为,在授课过程中,也不能只注重了实训内容,而把理论扔到一边,必须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
以上所谈的只是近期学习的一些体会,因为刚接触,在对课程的改进中,做的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认识的还不够透彻,还需要继续的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等待我们探索、研究的东西还很多。在今后的培训学习中,将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的各个环节,形成适合邢台技师学院需要的系统化教学体系,把真正落到实处。
教学听课心得体会15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是一项比较灵活的教学工作,它的方法很多,同时也有着不同的解题策略。数学应用题是一种相对开放的题型,学生的思维可以进行扩散,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转化,因此做好应用题的教学对于孩子的思维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学的工作者一定要结合具体实际,针对不同的受众,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课例来谈一谈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一、数量关系分析法。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的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数量关系分析法分为三步:
(一)寻找题中的数量。
(二)明确各数量间的关系。
(三)解决各个产生的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进而转化成具体的生活情景,根据情景进一步的归纳概括,让小学生更加的容易理解、容易概括,化抽象的关系为已知的条件,从而更加的明确相应的数量关系,简化题目结构。
以一道例题的教学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数量关系分析法的运用。如:“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师:题中有几个数量呢?生:三个。
师:哪两个数量之间有直接关系呢?生: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
师: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让我们头脑中产生一个什么问题呢?生:四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师: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呢?生:用乘法35×3=105(人)。
师:现在又多了一个数量:四年级有105人参加比赛,那么哪两个数量间又存在关系呢?根据他们的关系可以产生一个怎样的问题?生: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有105人参加比赛。
问题是: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少人?
师:所以第二步算式怎样列呢?生:105+35=140(人)。
师:根据现在已经产生的数量,又有哪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存在呢?生: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140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
师: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生: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师:那么解决最后问题的算式怎样列出呢?生;140+12=152(人)
一般而言,小学生的一个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要形式,然后逐渐的向逻辑性较强的抽象思维过度。但是这种抽象的逻辑思维也是和具体的感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形象性的事物,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去思考,启发他们去思考背后的逻辑关系,从而掌握有效的关系。
二、问题中心散射倒推法。
所谓的“问题中心散射法”就是根据分析法这一思路模式,让学生从最后的问题出发,不断地逆向推理,层层解决。即从问题所要求的量开始探究,先要想一下,要知道所求的量,就必须知道的条件是什么,要使这些条件成立,又必须具备另外哪些条件,这样推究下去,直到所需要的条件都是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时,问题就解决了。还是以上面这一道应用题为例来谈谈吧。
师:这道题的问题是“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在题里面寻找那一句关键的信息提示呢?生: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师:看来,现在要解决三、四年级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才是更关键的。那么这个问题能一下子解决吗?生:不能,因为三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知道了,可四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不知道。师:那么四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又怎么求呢?根据题中的什么数学信息呢?生: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列式是35×3=105(人)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接下来第二步求什么/怎样列式?生:三、四年级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是多少?105+35=140(人)师:接下来呢?生: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多少?140+12=152(人)
三、线段图示助解分析法
运用图示法解析应用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图示法不仅可以形象地、直观地反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途径,而且通过画图的训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进行感知,进而理解背后的数量关系。它既能提炼概括出应用题题意,又利于学生借助线段直观揭示数量关系。
在解答应用题时,可以先把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用图表示出来,然后通过图去寻找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在应用题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许多方法。如列表法、比较法、方程法等,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逐步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我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规律,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切实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但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无论哪种技能的掌握都要勤加练习。当然对于应用题来讲并不是练得越多越好,练习要练在“点”上。练习的题目要有代表性,全面性。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识,又拓展了旧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慎重选::做多了使学生对应用题有厌恶感,做少了又起不到巩固的效果。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抛弃采用题海战术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是通过教授学生多样的解题策略,从而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