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1 17:16:08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15篇)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1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器大夫。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分为“遇险”、“脱险”两大部分。全文充满童趣,语言生动,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了很好的凭借,因此在指导学生时,我注意引领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抓住关键词语来把握课文内容,在感悟的基础上读好人物对话,将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表现出来。

一、找关键词,创设情境,指导读好人物对话

第一部分写小稻秧被杂草拼命抢营养而气得脸色蜡黄,当场病倒。我先引导学生从找出小稻秧处境危险的句子入手,再让学生找出杂草行为恶劣的词语,采用边读边思考来感受理解词语。待孩子们完全明白“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词义,再进行有效的朗读来感悟杂草的蛮横。在此基础上再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读出杂草当时的气势汹汹和小稻秧的软弱无助。如:

1、师:“男同学你们就是这群凶狠的杂草,来,对小稻秧说这句话。”

2、师:“女同学,你们就是这颗软弱无助的小稻秧,对着杂草说这句话吧。”

接着老师小结,孩子们不但了解了杂草和小稻秧当时的不同处境,还学会了一定的朗读方法,那就是抓住关键词和提示语去读好不同人物的对话,这也为下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二、以读为主,读演结合,发挥评价指导作用。

有了第一部分的学习,我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学习第二部分。首先是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并画出不同人物对话的句子,同桌之间练习朗读,在交流时进行通过自评、生评、师评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朗读的技巧。其次,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分四人一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不但生动再现了课文描述的情节,还进一步地让朗读与适度表演结合到一起,进一步地深化了课文朗读的层次,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运用词语,联系生活,描述现实生活场景。

“激烈”、“纷纷”是本课要求造句的词语。为了让孩子们能轻松地运用这两个词语进行说话,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如:“激烈”一词,我先引导孩子说出哪些情景能用上“激烈”?“激烈的争吵”还能说“激烈的( )”?再在此基础上展开说话。同学们的话匣子一旦被打开,他们的说话就像刚涌出来的一股水流般滔滔不绝。如:

生1:运动员们正在跑道上进行激烈的跑步比赛。

生2: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生3:足球场上的运动员们正在激烈地比赛着。

生4、课堂上,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生5、下课时,同学们纷纷冲出了教室去玩了。

四、挖掘文本,立体再现,表演课本剧

这一步的教学,是在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时激发出来的。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四人合作朗读表演的基础上让学生欣赏课文动画,再让学生推荐一个小组代表上台表演;接着由台下的孩子点评。有了多次的练习和孩子们经过欣赏频后所掌握的表演方法后,再请上来的几名学生自然能将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得到位许多。尤其是杂草的纷纷倒下和小稻秧获救后的喜悦心情都演得淋漓尽致。台下的观众更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孩子们就在这样轻松、愉快、自然的情境下又一次深入走入文本。学习完课文后,教师的总结升华也自然水到渠成。

有人说,课堂上不闻琅琅读书声,听到的都是教师繁琐的分析,长此以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是水中捞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把朗读放到应有的位置,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声情并茂、摇头晃脑”地读书,切实培养他们的语言感悟与表达能力。让我们的课堂充满声情并茂的琅琅书声,让学生真正亲临文本,用心灵与文本对话,这样的朗读才更有实效性。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2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所谓激发兴趣,在心理学上指的是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当好“导演”,为学生搭设“表演”的舞台,诱发学生“入境”,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了两个学习情境:

①尝试说服杂草;

②做个出色的宣传员。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尝试,全新的挑战,全新的体验。这两个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尝试的欲望,所以,学生学习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而是学生自己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所以一下子就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中去了。

中低年级的学生最爱游戏性的学习方式,活动化、交际化的课堂学习是最适合他们的了。在本课的学习中,他们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和好朋友一起讨论、表演、朗读,思维更活跃了,感受更真切,学生最快乐的莫过于做喜欢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选择最喜欢的方式来做。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效果当然也是最佳的了。

2、自主学习,尊重个性体验。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节课上,我创设学习情境后,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时间交给了学生,鼓励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对同一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学生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和同学一起研究、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可以说,可以读,可以演,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学生蕴藏的智慧得到充分的挖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真情流露”中展现自己的才能。这样的学习是轻松快乐的学习,是学生用自己的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所以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还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3、体验成功,强化学习积极性。有人曾这样说过:一个人之 ……此处隐藏11688个字……”就是灵敏的意思。

生2:“警觉”就是感觉到了什么,然后他抬头看看。

师:有一点意思,但没说清楚。下面老师表演一下。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也不一定说得出。

(老师请两位同学一起表演。一学生读书,一学生当喷雾器大夫,老师当杂草)

生:“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

师:(表演“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生:“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生:(表演喷雾器大夫)“这不是毛毛雨,而是化学除草剂——”

师:“你是谁?”

生:“我是喷雾器大夫。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师:什么是“警觉”,你们看到了吗?我们再表演一下“警觉”,请大家看清楚。

(师生又表演了一次)

师:懂了吗?这就是“警觉”的意思。不要说,体会一下就行了。

师:再看“纷纷”。这个词谁来造句?

生1: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生2:我家办喜事,亲戚们纷纷来喝喜酒。

生3:早上,乡亲们纷纷走上街头去买菜。

师:造得真好。课文中的“纷纷”是“一个接一个”。记住,理解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谁能用激烈也说一句话?

生4:解放军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

生5:课堂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生6:昨天晚上我爸和我妈激烈地争吵。

生7:今天我和小红激烈地吵了一架。

生:…

师:好,掌声鼓励。

师:谁能够向其他同学介绍一下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请大家简单地说一说。

生:小稻秧刚搬到稻田来不久,它就被杂草抢营养。(师插话:这句话应该这样说:杂草就来抢营养)后来喷雾器大夫喷了一些化学除草剂,把杂草消灭了,小稻秧这才脱险。

生:小稻秧刚搬到稻田来不久,就被一群杂草团团围住。那些杂草抢去了它的营养。后来,喷雾器大夫来了,把杂草给消灭了;小稻秧终于脱险了。

师:说得好,一个比一个好。书读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1(想说什么又坐下了,师发现后鼓励他大胆说):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有问题。

师:什么问题?

生1:我家就是农民。除草剂不光会杀死杂草也会杀死小稻秧啊。我们这里稻田里有了杂草,就从来不用除草剂。而是靠我爸和我一起去耨草。既不用花钱买农药,又能解决杂草争营养的麻烦。

生2:是啊,我老爸有一次喷除草剂,不小心,喷到一棵菜边,结果过几天,那棵菜就枯黄了。

师:同学们真厉害。这些问题,连老师也还是第一次发现。请把你们的意见写出来,我们把它寄给编辑叔叔好不好?

生齐:好。

师:那么结尾应该怎么改更切合实际呢?

生1:小稻秧难受地说:“大夫,您用错药了吧!”

生2:“我也不行了,大夫您是非法行医吧!”

生3:“大夫,您是怎么治的病,连我也要死了。”

生4:“大夫,您帮倒忙了。”

生:…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这节课就学到这里。回去后改写结尾,明天再交流。

教学反思:

一、读通读懂读明白。首先,我让学生围绕课题自己带着问题读书,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通过读书、表演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理解词语,这些都是读通课文的基础。“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等这些词语都是学生画出的不明白的地方,也的确是本课需要理解的重点。这些词语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在教学时,我没有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词语的意思,也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字典上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表演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通过生动表演,轻松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表达了出来。

二、读演结合着重悟。在教学本课第二教时,我采用了“读中议,读后演、互动评。的方法,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学生表演的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从中体会、感悟,并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联系生活鼓励创。在本课中,“激烈”和“纷纷”是要求造句的两个词语。我将造句练习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学生都从生活中找到了合适用这些词语的场景,轻松的完成了造句练习。特别是学生联系生活提出的不能靠除草剂去除杂草,反映了农村孩子的优势。当然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一些词语本应多下些功夫让学生学用结合。还有评价的激励作用的发挥都有待完善。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15

今天,我执教了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课文《小稻秧脱险记》。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很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一、积极质疑,自由感悟,表达独特感受。

在教学时,我将本课的阅读分为三个层次:

1、整体感知;

2、读通;

3、读好。

首先,我让孩子们自己带着问题读书,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通过读书、表演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理解词语,这些都是读通课文的基础。“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等这些词语都是学生画出的不明白的地方,使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难点,也的确是本课需要理解的重点,这些词语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在教学时,我没有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词语的意思,也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字典上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表演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他们都通过生动表演,轻松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这些词语,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表达了出来。

二、以读为主,读演结合,让评价发挥指导作用。

在教学本科第二部分时,我采用了“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这样读演结合的方法,仍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学生表演的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从中体会、感悟,在这样“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的过程中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采用多种形式,将练习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本课中,“激烈”和“纷纷”是要求造句的两个词语。我将造句练习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学生都从生活中找到了合适用这些词语的场景,轻松的完成了造句练习。

设想都是美好的,在这节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让评价语言更加丰富,使评价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